在地实践打开在地工作界面
Local practice

2017-CURRENT



Xiamen
厦门

Thinking Through Ocean, TCCA
年度项目,《海洋学》,红顶艺术中心

The Myth of Seas, Tang Nannan solo exhibition, TCCA
《四海志》,红顶艺术中心



Shapowei,Xiamen
沙坡尾,厦门

BJOY Library, B-joy Space
《白灼图书馆》,白灼空间

Shapowei: Write the Reality with the Art of Fishing
《沙坡尾,用渔法书写现实》



Houtian,xiamen
后田,厦门

The Outdoor Merchant in the Open-air Market series
《露天市场的江湖骗子》系列剧场

Houtian: An ongoing Chautauqua
《后田:行进中的一场地方肖陶扩》

Fangzhi, Co-Resident Writing Program
《方志小说——联合驻村写作计划》

A Cat without Clothing, Lin Guiming solo exhibition, 404 Not Found Lab
《不穿衣的猫-林桂明个人项目》,404 Not Found Lab

The Wind Will Carry Us, Lin Ruanchong solo exhibition, 404 Not Found Lab, 
《驾驭风的技术-林銮崇个人项目》,404 Not Found Lab




Wugao Village, Nianghua
巫高村,宁化

Wugao Project, Ton Zwerver&Kong Delin
《巫高计划》,Ton Zwerver&孔德林



























海洋学
Thinking Through Ocean
2022-Current





「海洋学」是一个跨度长达3-5年持续发生的研究实践。从构建在地网络、串连地方组织,到连通南北海岸、对话中国海洋城市,直至依托古代及现代海上丝绸之路,串联起不同文明间的深层关联。海洋学 ( Thinking Through Ocean )将是一场基于海洋、基于地方、基于世界、基于人对地方和海洋,历史的、艺术的、媒介的重新发现。

「海洋学」项目并不如其中文名或标准译名「Oceanography」所表达的要去塑造、书写某种固定的学-科,而是如她的英文阐释「Thinking Through Ocean(与海洋一同思考)」,通过将海洋本身视为一个媒介环境来重新建立起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希望观众随着展览中呈现的人类文化的涉海性部分,以及从海洋文明、航海历史、海神信仰以及生产活动中剥取的「人与海洋的羁绊」而涌动。

蹑足于细碎永续而灵动翻涌的海洋图景,这种置身其中的「流动性」将与陆地上的认识习惯区分开来——船舶顺风相送,鲸鱼不分南北,我们将漫游在各种气候、各种裨海、各种时间、各种潮汐、各种地域之中...如同一部海洋的影像(鱼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视觉或非视觉),或潮汐图。

本次「海洋学」项目展览将由两个版块组成,分别为「月亮的倒影是海的脊骨」群展版块以及『地方体:「氵」部地理学』驻地版块,从艺术家们关于海洋的感性认知延展至落足于「氵」的行走成果。期盼引领观众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海洋作为一个环境媒介所容纳的生命现象与形态,感受海洋自我不断涌现的生机与潜能。

本届「海洋学」项目联合「方志小说」,同时作为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 /Being Theoria》田野项目的合作项目,邀请「记述电影小组」展开现地的影像-研究,同时联动在地艺术家、写作者、研究员、教师、学院、艺术机构、海洋实验室、青年社群共同参与。

从厦门启航,在漳州、泉州、潮汕等沿海港口游弋,并顺风相送,一路向南,延伸至澳门、东南亚等区域。整个过程包含策展、驻留、行走、影像创作等不同形式,并同步举办讲座、论坛、出版等公教活动




群展版块|月亮的倒影是海的脊骨
策展人:邱鼎
参展艺术家:曹澍、陈丹笛子、陈萧伊、孔令楠、林銮崇、刘广隶、李文嘉、刘雨佳、宁佳伟、童文敏
空间设计:林鹭



「去还」与「波动」

「月亮的倒影是海洋的脊骨」尝试提出一种基于海洋的崭新感知谱系:寻着神话学指月的复杂想象、天文学永恒的圆周运动、文学和史诗对海洋的不同色彩描摹,以及因月相变幻计算而得的时间节日而形成。或许我们可以暂时抛开那些宏大的关于海洋文化史、交流史和地缘关系所构建的现代话语,而去往一种更为直接和感性、更加切身的经验认识——如同苏轼《潮中观月》的词话之于中国人的思想与时间观,全球沿海的不同地方和社群都有着各自的地方性知识(某种前知识状况),它来源于月亮及其引力所形成的海洋潮汐,一种「去还」与「波动」。

潮汐所描绘出的场景是——海浪拍打着海岸,在瞬间破碎,但又立刻裹挟着沙石与贝壳返回海中,再与尾随其后的海水碰撞,最终形成此起彼伏的海浪。作为海水翻涌的形态之一,潮汐不仅展示了海水自身的力与流速的相互抵抗,也呈现了海与陆地、与月亮之间深层次的互动与影响。


月亮是海的处所

在月亮圆缺的循环中,潮汐将深海中不可见的地理活动,与港口腹地间的往来、社会发展联系到了一起。当我们从潮汐的去还中深入海底,得以窥见远古生命的起源和失落的文明,海水的涨退变得更为可见,但海洋的空间却仍难以丈量。月光投射于海面,而海将其包裹,映照了亚里士多德对处所和自然运动的定义,月亮成为海的处所。潮汐翻涌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比拟为人生的机遇,因地壳运动而分割的海洋与陆地或许原本均是我们的来处,而月所引出的是远方的召唤与向往。水雾乘着月光蒸腾,就如阿里奥斯托在《疯狂的奥兰多》(Orlando Furioso)中所提到的:地球上被遗忘或遗失的一切都在月亮上被保存完好(Then he realized that those who have lost their minds here on Earth may yet find them again on the Moon).












驻地版块|地方体:「氵」部地理学
驻留艺术家:方迪、李沐杰、良亮人
同行艺术家:大爱JUNE、犀子、杨迪梦、羊 & RΩ、杨悉尼、阳芷倩、杨子敏、张娜松「蕃仔楼」研究小组、赵翔风、郑华忠
策展人:杨剑雄、查蕊、李必豪
展览设计:石祥甫
顾问:刘畑、芬雷
特别鸣谢:在野艺术公益基金

展览后半部分主要围绕「海洋学」中的驻留行走项目——「针路航线」,这艘承载着数十位同行者(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研究者、电影人、自组织群体)的船舶从2022年8月13日顺风起航,游弋于海峡西岸诸海湾港口。

除厦、漳、泉、汕、澳等地,也探访了其腹地的县市区域,泉港、晋江、安海、双第、海澄、龙海、漳浦、云霄等,这些地方并不为人所熟悉,但它们的「氵」部偏旁,却提示着另一种由名称、制图和想象力组成的地理状态。

萍聚雾散,莫可踪迹

在航行途中同行者们如同水密隔舱里「萍聚雾散」的社会,在近一个月里,携伴、相遇、送别、离散于崎岖海岸。他们沿着海岸线行走,深入海丝腹地,寻访了一个又一个地方。

同行者们好似一艘沉浮于史,任萍聚散之行船,在不同的港口,不断地起航,又落脚。他们与现实中说方言的人、发生的事、存在的物交往:好奇、受挫、感知与环境间的差异,以及自身遭遇南方烈日所产生的皮肤灼伤。在这些零星琐碎而溢发着真实温度的片刻里,同行者发散着关于「海洋」这一环境媒介中人、事、物的无限思绪,并将思路连结至当下被广泛讨论的水系议题与个人艺术创作。

在一次次抛锚靠岸中,沿途众人也不断与新「登船者」进行了10余场「航途际会」,这是一些试图朝向地方的协作网络,公共的讨论、展示、讲述、考察、参与民俗活动,不同人共享着相似又差异的现场。

驻地版块将以文字书写、装置、影像为媒介,向观众展示本次驻留行走项目中驻地艺术家的研究及创作成果,以及记述电影小组的展映计划。